中共安庆市委老干部局 发布时间:2021-03-25 阅读次数:12725次
曾玉琴同志,女,194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原任太湖县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兼馆长,现已退休。她从事图书馆工作以来,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图书馆事业忘我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上级组织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同事的尊重和认可。太湖县图书馆在她的带领下,馆舍面积由原来的几百平方米变成了4860平方米,固定资产由几十万元变成了1000多万元,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先进单位” “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国家一级图书馆”“安徽省文明单位”的称号。
一个贫困地区的县级图书馆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曾玉琴同志多年来的努力密不可分。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被推选为安徽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第七届党代表,被评为安徽省文化系统劳模、安庆市劳动模范、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群文之星,2014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2015年被安庆市委、市政府授予“心动安庆”人物,2016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她在职期间,以“文化共享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等服务主题,四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利用个人的影响力扩大了图书馆的知名度。
一、在任时艰苦创业,创新发展,心系群众
1、筹措资金建新馆
太湖县是一个继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力十分有限。为了发展图书馆事业,曾玉琴全身心地投入,1996年为兴建新馆,她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带领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出搞好主业、兴办产业、发展事业的思路,创办了全县首个计算机培训基地、首家全日制半托幼儿园,兴办各种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创收的285万元,全部投入到新馆的建设中,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新馆;2004年又征用8亩土地扩建了馆舍。现太湖县图书馆占地面积10亩,馆舍面积4860平方米。
2、做好阵地服务
阵地服务中曾玉琴同志带领图书馆一班人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设立对外服务窗口7个。在她任期内馆藏图书达15万册,全年开放362天,每周开放63个小时,每晚开放2-2.5小时,有持证读者15900人,年接待读者22万人次。
3、注重地方文化特色服务,建起了160平方米的地方文献室——晋熙书屋,收集了太湖籍名家赵朴初、朱湘、孔凡礼、石楠等人的书画、著作3000多册。
4、整合科技信息服务农民
从1994年开始,曾玉琴与职工们一起利用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整合各类科技信息,编印《科技参考》,每月免费发到1500多位农村科技户、扶贫户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手中,并为科技户建立了电子服务档案,实行跟踪服务。
5、关爱特殊群体
(1)为鼓励残障人士利用国家文化资源,共享文化阳光,她把2013年5月19日确立为“残障读者活动日”,打造残疾人士文化服务平台,免费为他们提供上网、下棋、书刊阅览、音乐欣赏、电影播放、电脑培训等综合服务,并组织他们外出参观交流。
(2)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帮助园区企业建成图书室,送去馆藏图书。组织为农民工书写春联。
(3)开展红领巾读书报告会、少儿书画展、读书心得展等,为老年读者、留守儿童开展送书上门服务。
6.创新文化服务品牌,开办了“太湖讲坛”公益讲座,邀请全国知名大家和省内、县内专家讲座,在她的任期内,“太湖讲坛”开办了23期,受众达万余人。
7.创新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完成了“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三大数字工程建设。
2007年作为文化共享工程示范典型代表参加了在文化部召开的文化共享工程为农村服务经验座谈会,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并与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一道接受中国政府网的访谈。2010年应国家文化发展中心邀请参加了文化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在展览现场,她向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首长汇报了太湖县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情况。
(2)2011年建成15个村级电子阅览室,随后与农家书屋进行整合。2012年3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广播之声等多家媒体全方位报道了太湖县村级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情况。2012年底,太湖县支中心电子阅览室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
(3)2013年建成了以县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县域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打通了图书进农村的最后一公里“瓶颈”。
8、创新管理,带出了一支能吃苦、乐奉献的职工队伍
曾玉琴自担任太湖县图书馆馆长20多年来,严格要求自己,爱馆如家,待同志如亲人,重事苦事带头干,要求职工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勤、奖惩管理制度。太湖县图书馆刚建新馆时只有9名职工,大部分还是女性,许多脏活、累活她们都要自己干,上高梯挂条幅,提桶刷糊贴标语、打扫卫生、上下货物、布置会场、做宣传展版、办各类培训班、废旧信封再利用等等,这些女职工样样都是行家里手。至今,全馆上下还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传统、好作风。
二、退休后退而不休,奉献爱心,发挥余热,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曾玉琴同志虽然退下了太湖县图书馆馆长的岗位,但她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把她的爱洒在了残疾人身上。2016年她组建爱心助残团队,现已发展固定成员40多人,每年举办4次活动,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献爱心,每次筹集善款都有5000元以上。退休后的这几年,除了参加阳光爱心助残团队资助残疾朋友以外,还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资助了一位残疾家庭的孩子上学,每年资助2000元,直到他考上大学。
另外,为太湖县的脱贫攻坚贡献爱心,从2017年到2020年每年向县委组织部捐款1万元,捐给山区的贫困老党员和贫困的学生。2020年,向赵朴初文化公园里赵朴初诗词碑林建设捐款1万元。2020年春天,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得知湖北疫区的她毫不犹豫地捐出1000元作为特殊党费,支援疫区。
曾玉琴同志还热心于农村幼儿教育事业,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她帮助阳光集团建成华艺幼儿园、阳光幼儿园及未来园早教中心,把她的智慧和心血用于农村幼儿的教育事业,用于幼儿的早期教育事业。她退而不休,始终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带动着身边人,干实事,干好事,干对社会有益的事。
原安徽省文化厅厅长、省人大社科教文处主任杨果曾这样评价她:曾玉琴同志,一是合格的人大代表;二是优秀的基层图书馆馆长;三是创新的安徽文化专家,是创新高端人才,是学科带头人。四是一个出彩的安徽名人。如果我们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要设梅花奖,她就是当仁不让的梅花奖得主,她辛苦一生,服务一生,精彩一生,且辛苦且快乐。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曾玉琴同志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导大家,做一名永葆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作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公民,她的人性光辉照亮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她用坚实的脚印、跋涉的背影、辛勤的汗水,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树立高大的共产党员形象,她是我们身边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