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庆市委老干部局 发布时间:2022-09-13 阅读次数:1236次
全省“十大暖民心”工程启动后,宿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印发了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召开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围绕老有所学“十个有”目标,进行了强力推进,初步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老年教育体系服务网络。
坚持高位推进,狠抓工作落实。成立县老有所学行动工作专班,及时召开老有所学行动工作推进会,层层压实责任;成立八个督查工作组,多次组织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深入乡镇开展工作指导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明确限时整改,确保各级老年学校(分校)在建设上一把尺子量到底。
坚持教师为本,强化师资力量。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快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将老有所学行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专(兼)职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加入老年教育事业。鼓励各类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积极支持老年教育,鼓励支持各单位开发增设公益性岗位。组建全县老有所学行动工作教师库,据统计,已有50余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法律等行业人员报名入库;各乡镇组建的师资库,已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能力素质和授课水平。
坚持特色办学,提高发展内涵。除开设书画、音乐、舞蹈等普适性课程外,还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将老年人普遍喜爱的黄梅戏等课程融入老年教育中,丰富课程设置门类。组织编写老年教材,作为“文南词”发源地和“中国诗歌之乡”,积极组织人员编写体现县域特色的文南词教材和诗歌教材;利用乡镇老年学校平台主动接触群众,宣传上级文件精神,让广大老年群众知晓上级惠民政策。
坚持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整合盘活现有各类存量设施资源,改造建设老年学校办学场所,积极鼓励各乡镇依托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馆、图书室、文明实践站、养老机构等各类存量设施资源办好乡镇老年学校(分校),广泛扩容增量,避免新建扩建。鼓励村(社区)利用党员活动中心一室多用,挂牌成立乡镇老年学校村(社区)分校,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老年学校(分校),更好满足老年人便捷化学习需求。
坚持调度指挥,建立报告制度。专文向各乡镇人民政府下发工作提示函,建立“日报告”、“周报告”机制;及时掌握各乡镇老年学校(分校)的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对工作进展缓慢的乡镇实行半月一通报、半月一调度,着力推动老有所学行动工作落地见效。
坚持宣传为要,着力营造氛围。高度重视老有所学行动宣传工作,及时发现、宣传老有所学行动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事例,大力推广推介老有所学行动工作实施情况,总结老有所学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截至目前,全县已在各级媒体刊发新闻报道有60余篇,其中学习强国刊发2篇,安徽日报刊发2篇,安庆日报刊发6篇,印发《宿松县老有所学行动工作简报》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