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银发力量”书写时代华章——安徽省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风采

中共安庆市委老干部局 发布时间:2025-01-17 阅读次数:4273次

  2024年12月30日至31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5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14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这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是全省离退休干部集体和个人的优秀代表,他们对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对理想信念坚定执着、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比忠诚,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基层治理、关心下一代等领域继续发光发热,汇聚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的磅礴力量。

  永葆党性,余热生辉显作为


  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奔走在基层一线,用各自独有的方式,把党的声音和红色故事传播给更多人。

  亳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原党组书记、主任许玉亭,退休之后一直在皖北烈士陵园担任义务红色宣讲员。“我要毫不保留把余生奉献给宣讲事业,为保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竭尽全力”,这是许玉亭经常说的话。近3年来,他整理课件达70多套、授课提纲120多万字、宣讲素材360多万字,开展红色宣讲1100多场次,线上线下受众群体达450万人次,覆盖学校1260多所。

  淮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调研员应立伟,心系党史,致力党史宣讲和研究。退休后参加了全市“四史”宣讲团,撰写、制作《建党百年话党章》,曾编撰《淮北市扶贫志》《淮海战役中的救死扶伤》《淮北剿匪纪实》等著作。

  省水利厅原工管处正科级离休干部黄亚男,其夫朱鲁生(抗日英雄)去世后,她带领子女拿出70多万元,将家中老宅修缮改造建成面积80多平方米的六衖村抗日英雄陈列室,展陈新四军二师有关历史及朱氏家族五位抗日英雄事迹。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硕导赵国庆,自2008年起,他和妻子脚踩单车“红色骑行”10余万里,瞻仰近千个红色景点,出版65万字专著《红色骑行十万里》,公众号《红色徐霞客》发布专题片100集。成立“红色骑行思政工作室”,组建大学生“红色骑行团”,开展沉浸式红色骑行思政教育活动,为青年学生宣讲伟大建党精神。

  践行初心,发挥专长甘奉献


  他们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和丰富工作经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他们的初心和追求。

  淮南市公安局八公山分局山王镇派出所原所长郑文卿,年逾古稀,却坚持进村入户调解纠纷。拉家常、摆道理、叙乡规、讲法律,用最朴实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基层矛盾调解工作。他带领“老娘舅”调解小组化解各类纠纷960余件,其中重大信访矛盾纠纷60余件,件件处理得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信访群众满意。

  芜湖市公安局原主任科员夏章全,退休后主动加入芜湖市镜湖公安分局赭山派出所警民联调室,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调解矛盾纠纷“3+N”机制,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547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9%,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314面,以丰富的调解成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原高级农艺师江平,退休后仍常年奔波于山野乡间刻苦钻研农业科技,长期致力于茶叶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省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7篇,撰写科研资料200多万字,利用专业技术帮助数千户茶农脱贫致富。

  歙县总工会原副主席巴胜子,凭借多年工作经验,怀揣着对渔梁古镇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热爱,积极参与《渔梁志》编纂工作,甄别考证文献资料30余册,整理史料5万余字。组建渔梁文化宣讲团,开展徽州历史名人、徽剧、新安医学等各类宣讲活动。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渔梁粉墙黛瓦间的千年文脉焕发新的生机。

  岳西县河图中心学校退休教师汪从学,深耕乡村教书育人35载,退休后开办假期课堂,义务为山区留守儿童开展书法、写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他致力推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耗时3年、筹资2万余元创办农家书屋,募集2000余册科技书籍,为乡邻传授科技富农知识。

  勇担使命,传递社会正能量


  他们躬耕青少年教育和社会公益,用心用情关心下一代,用真诚热情温暖人心。

  旌德县农业农村局原总农艺师黄承义,少时双亲相继离世,在党的关怀下顺利完成学业,退休后感党恩致力于回馈社会。自2010年开始资助贫困学生,2017年发起成立“旌德县济困助学志愿者协会”,15年间始终奔走在济困助学一线。在他的感召和影响下,协会目前共发展志愿者1500余人,募集捐款492万元,资助帮扶2121人次。

  滁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李晓秋,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已有22年。他牵头创办滁州市关工委慈善爱心助学协会,筹集善款和物资资助贫困学生8700名,为帮助贫困学子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马鞍山市原金家庄区政协主席陈远凤,专注于青少年家庭教育事业20多年,创办了“陈远凤家庭教育工作室”,推动成立花山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精心编写家庭教育教案等50余篇20余万字,编撰《社区家庭教育100问》《家长必读》等作品,印制9000余册无偿赠送给学生家长。每年深入街道、社区讲授家庭教育课程20余场次,累计受教育的学生和家长达4万余人次。

  阜南县政协原副主席杨文久,坚持用实际行动传递互爱互助的正能量,牵头成立热心公益组织“三爱联谊会”,每年开展捐助活动30余场次,资助资金100多万元。他积极参与青少年心理干预活动,组织创办阜南县“五老法治诊所”“银发农技服务所”,助力平安乡村建设和青年创业致富。

  省委办公厅原副巡视员李铁牛,退休后担任厅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副书记、第二党支部书记,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连续15年组织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先后筹资80多万元,帮助岳西县1所村级小学建成标准化食堂,为144个教学点配备电磁炉等生活用品。从2019年开始,牵头设立“城乡手拉手”扶贫助学金、奖学金,每年筹资6万元帮助和奖励帮扶点留守儿童。

  汇聚力量,银耀江淮谱新篇


  此次表彰中,还有这样一群集体,他们坚持党建引领,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广泛吸纳英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银发力量”。

  长丰县双墩镇老干部党支部助力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协助建设镇老年学校27所,有效提高老年学校覆盖率;开展红色宣讲、助力乡村治理、协助镇政府化解矛盾纠纷、结对帮扶、慰问全镇90周岁以上老人等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带领群众、助推改革发展。

  固镇县“五老”法律志愿服务工作室充分发挥政法退休干部懂法律、有经验、有方法、有情怀的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法律维权志愿服务,调解各类邻里矛盾纠纷,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青少年开展各类法制教育、关爱困境儿童,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霍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强化“党建带关建”,推动县域全覆盖建立基层关工委组织393个,建立健全“四大责任体系”,实施网格化管理,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关工之力。在打造乡风文明、推进科技兴农、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找准工作结合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五老”优势力量。

  省政府办公厅离退休党总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发挥优势作用。支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定期开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调研,撰写理论文章近80篇,年均近20条意见建议被政府工作报告吸收;助力干部成长,联系服务企业,擦亮“乡村振兴·关工助力”特色品牌,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省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创建“银领组工”党建品牌,设立“银领组工党建工作室”“银领组工爱心驿站”,以“支部+”为主要载体,参与社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党建指导、志愿服务、困难帮扶等,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